1938年,新四军成军。
1939年,随着汪精卫的出走叛变,中国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开始分裂。新四军冲破了国民党画地为牢的禁锢,开始在大江南北大举发展。
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的发展最辉煌。陈毅、粟裕俩人一边巩固茅山根据地,开辟太滆游击区,一边派叶飞率第六团东进澄锡虞苏常太地区。又派管文蔚、叶飞的新四军挺进纵队、陶勇的苏皖支队进入苏北,横跨长江,向苏北发展。
进入江北的新四军,受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原局统一指挥。江南的新四军还是由新四军军部指挥。1939年1月成立了中共苏北工委,书记惠浴宇。
有发展,就有牺牲,很多干部在这一年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很多历史也因此被改写。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来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军部,代表中央向新四军、东南局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1939年3月15日,周恩来离开云岭,前往浙江金华、绍兴。
1039年3月18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离开河南竹沟镇赴延安,朱理治代理中原局书记。
牺牲1
1939年2月
新四军第三团一营长
邱立生
1939年2月26日,日伪军500人围攻在云台山地区的新四军第二支队黄火星第3团的第1营,第一营营长邱立生、教导员王荣春等85人牺牲。
邱立生,福建永定人,1914年生,1931年参加革命,1938年初随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变为了新四军第二支队。牺牲时仅25岁。
1939年3月,第二支队第三团被调回了皖南,归军部直接指挥。
牺牲2
1939年3月
新四军第二团政治部主任
肖国生
1939年3月7日,镇江上下会战斗。日军第15师团第51联队出动2000日军,配以3000伪军,扫荡新四军第一支队张正坤、刘培善的第2团。
突围中,第2团政治主任肖国生、政治指导员李文魁等58名指战员光荣牺牲,82人受伤。
肖国生,湖南浏阳人,1916年生,1930年参加革命,一直跟随傅秋涛。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后,从傅秋涛的第一团调任去了第二团。
牺牲3
1939年3月
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
胡发坚
1939年3月15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江南抗日义勇军(江抗)第三路副司令胡发坚,收缴武进南地区侯人雄刀会武器时,枪支走火,在洛阳镇不幸牺牲,年仅33岁。
胡发坚是最最最根正苗红的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参谋长出身,同杨得志搭档参加了长征,打了很多长征中的恶仗,到延安后在抗大学习,分配到新四军来工作的。
2014年9月,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发布,胡发坚名列其中。
除了被自己人枪毙的高敬亭,胡发坚应该是1939年牺牲的最高级别的新四军干部了?
新四军江南一年战果
1939年3月10日,叶挺、项英向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呈报新四军进入江南第一年的成绩。
新四军自1938年6月进入京、镇、当、芜地区后,经过卫岗、新塘、新丰、句容、下蜀、高资、东昌街、江宁车站、鸡笼山、永安桥、薛镇等战斗及反“扫荡”作战,至1939年1月底,共计大小战斗299次。缴获步枪1924支,短枪95支,轻重机枪52挺。俘虏日伪军823人,毙伤日伪军3651人。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1939年3月30日,项英向党中央建议,在江北设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或办事处。
1939年4月底,叶挺带着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到江北,解决新四军江北部队的统一领导问题,筹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1939年5月5日,在叶挺主持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庐江县东汤池成立。
指挥:张云逸
副指挥:徐海东、罗炳辉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江北指挥部统一指挥江北三支部队:
1、新四军第四支队,辖第七、九、十四团3个团,4000余人。
2、新四军第五支队,辖第八、十、十五团3个团,2000余人。
3、江北游击纵队,辖3个大队,约1000余人。
1939年5月9日,项英致电毛泽东、张闻天,请示新四军江北部队的编制,提出高敬亭仍任四支队司令,罗炳辉任五支队司令,戴季英兼江北游击纵队司令。
高敬亭还在呢。
牺牲4
1939年4月
江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龙树林
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一部,在新四军第二团配合下,在江都县大桥地区,解除了企图叛变的游击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方钧部1000多人的武装。
战斗中,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龙树林不幸牺牲。
姬鹏飞继任政治部主任,并重建挺纵第二支队,由管寒涛兼司令。
江抗总指挥部
1939年5月1日,陈毅决定新四军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率领第六团东进,创立新的抗日根据地。第六团从茅山出发,在武进南戴溪桥地区与江抗第三路会合,共1000余人,组成了江抗总指挥部。
总指挥:梅光迪
副总指挥:叶飞、何克希
参谋长:乔信明
政治部正副主任:刘飞、吕平。
叶飞的第六团随后改用江抗第二路番号。为什么要改叫江抗呢?因为已经超越了国民党限定的新四军活动区域了,新四军才改称江南抗日义勇军。
同时,成立中共东路工作委员会、东路军委会,叶飞任书记。下设中共东路特委,又称苏常特委,林枫任书记,何克希任副书记。
牺牲5
1939年5月
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
黄道
1939年5月23日,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委员、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黄道,率办事处全体人员由吉水迁往上饶途中,于铅山县河口镇不幸染病。
国民党特务黄玉成、吕鹤年买通医生,给黄道注射毒药针暗害致死。
牺牲6
1939年6月
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
涂正坤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第27集团军,派兵包围新四军设在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的通讯处,将新四军留守处主任、上校参议、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当场打死。同时牺牲的还有通讯处军需吴贺众。
深夜,国民党军又将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以及通讯处秘书吴渊、曾金声、赵录英等6人活埋于黄金洞。
是为“平江惨案”。
1939年8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平江惨案中死难烈士的集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讲。徐海东在会上向毛泽东提出去华中前线的要求。当即被批准。
1939年9月15日,徐海东等40多人离开延安秘密前往中原局,奔赴华中敌后。值得一提的是,刘少奇也在其中,他化名为胡服,假扮是徐海东的秘书。
牺牲7
1939年6月
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
高敬亭
193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任命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徐海东兼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在党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
1939年6月24日,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在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厂被新四军军部错杀。
1975年11月30日,毛泽东批示重新审查高敬亭一案。
1977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对高敬亭的历史功过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正式宣布给高敬亭平反、恢复名誉。
新四军第四支队重新整编
1939年7月1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对第四支队及江北部队进行整编。
司令员:徐海东。徐海东此时还在延安,由戴季英代理。
政委:戴季英。郑位三接任。
副司令员:林维先
参谋长:谭希林
政治部主任:何伟
下辖:
第七团,团长秦贤安,政委徐海珊
第九团,团长詹化雨,政委胡继廷
第十四团,团长梁从学,政委李世炎,副团长张翼翔。
新四军第五支队
以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扩编组建第五支队。
司令员:罗炳辉
政委:郭述申
副司令员:周骏鸣
参谋长:赵启民
副参谋长:冯文华
政治部主任:方毅,张劲夫接任。
下辖:
第八团,团长周骏鸣,政委陈广先
第十团,团长成钧,政委祝世凤
第十五团,团长林莫坚,政委刘锦胜
中共新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9年7月16日,中共新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皖南泾县云岭石头尖村召开,来自新四军全军各支队的代表共230人。
会议主席团:项英、陈毅、袁国平、谭震林、曾山、李坚贞等16人。
项英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曾山作了全军建党路线报告,陈毅也讲了话的。
会议历时11天,1939年7月26日结束。
结束后,大会向党中央致电,详细汇报了大会的经过及所取得的成功。
1939年8月1日,中共中央致电新四军军部,祝贺新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成功:
你们发扬布尔什维克英勇奋斗的光荣传统,为党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造就出一支抗战前线上铁的新四军。
在抗战两年中,新四军坚持大江南北的抗战阵地,开辟了敌后的游击战争,给敌人无数次的打击,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扫荡”,为大江南北沦陷区的群众,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奋斗目标。
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统一指挥
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准备去延安。
新四军军部决定,江南地区的第一、第二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但对外仍用两个支队名义。
叶挺还将这个变化通报了第三战区,得到了顾祝同批准。
牺牲8
1939年8月
皖东北特支书记
江上青
1939年8月29日,国民党安徽第六专员公署专员盛子瑾带领江上青等到灵璧县,与国民党县长许志远谈判,以求改善关系。
返回途中,县长许志远策划袭击盛子瑾一行。中共地下党员、皖东北特支书记江上青中弹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朱伯庸。
江上青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江上青的大哥江世俊,跟妻子吴月卿商议,决定将13岁的次子江同志过继给了江上青。
所以,江同志的生父是江世俊,继父是江上青。
牺牲9
1939年9月
新四军第六团副团长
吴焜
1939年9月8日,忠救军副总指挥杨蔚率第一、第二支队2000余人,从宜兴山区赶到无锡东,向江抗进攻。
忠救军与江抗在无锡东部的白丹山、太平桥、鞋山、胶山一带,展开大规模战斗,激战终日后,江抗撤出,向西转移。
行至江阴马镇附近,遭忠救军侧击,新四军第六团副团长吴焜不幸牺牲。
吴焜是叶飞的副团长。叶飞咽不下这口气,喊来了王必成。
1939年9月24日,新四军第二团在团长王必成带领下赶到江阴周庄增援叶飞。
叶飞、王必成决定集中兵力与国民党军决战。
但是,国民党怂了。第三战区不断向新四军军部施压。为缓和国共双方的紧张关系,陈毅电令停战。
1939年9月29日,陈毅与国民党江南行署主任冷欣谈判,决定双方同时撤兵。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1939年8月底,新四军军部批准,组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1939年10月1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在南京成立,总司令西尾寿造,总参谋长坂垣征四郎。
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召开十月革命节纪念大会,陈毅、粟裕以江南指挥部正、副指挥的名义发表讲话,这是新四军第一次对外宣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建立。
指挥:陈毅
副指挥: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正副主任:刘炎、钟期光。
江南指挥部统一指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支队、挺进纵队、江抗及苏南地方武装。
牺牲10
1939年11月
新四军新六团政治部主任
刘震英
1939年5月初,叶飞带着老六团东进改成江抗第二路后,在茅山又组建了另一个第六团,称为新六团,团长段焕竞。
1939年11月8日,驻苏南日军“扫荡”延陵地区,新四军新六团在九里镇西向“扫荡”之日军猛攻,日军退守贺甲村。新六团在第二团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将顽抗之敌全歼。
此战,前后激战30小时,共毙日军武村大尉以下168人,俘日军3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28支,掷弹筒2只。
此战,新六团政治主任刘震英,以及战士94人壮烈殉国,126人受伤。刘震英牺牲后,由陈时夫接任政治部主任。
上海股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