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一款有着50余年历史的工业设计软件于去年悄然谢幕。它的离场,绝非简单的技术更迭,而是工业设计软件行业“技术洗牌”的强烈信号。PDMS,这款由英国AVEVA公司打造的工厂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曾是大型工业设施三维设计领域的行业标准。它支持全比例三维实体建模,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呈现,还能实现多专业实时协同设计,构建出详细的3D数字工厂模型。它的故事,正是工业设计软件行业发展的缩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行业,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什么是工业设计软件?
工业设计软件是用于工业产品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它能帮助设计师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
这类软件功能强大,可进行三维建模,像搭建积木般构建产品外观与结构;能进行仿真分析,提前预测产品性能,比如测试汽车碰撞安全性;还支持渲染,让设计效果更逼真。常见的有UG、Pro/E等。借助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师能高效完成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工业设计软件的分类
(1)研发设计类
全球及中国市场主要由国外龙头企业主导,技术壁垒较高。
代表性公司:
SIEMENS(西门子):提供全面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包括CAD、CAE等。PTC:以PLM为核心,涵盖设计、制造和运营全流程。AUTODESK:专注于3D建模和工程设计软件。ANSYS:提供仿真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ZWSoft:专注于2D/3D CAD软件。SYNOPSYS:EDA领域的领先企业。Siemens EDA:西门子旗下的EDA工具。Cadence:EDA工具提供商,专注于芯片设计。Keysight Technologies:提供测试测量和EDA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2)生产制造类
调度类软件: MES和APS属于调度类软件,市场广阔,国外企业起步早,国内企业成长迅速。
控制类软件: PLC、DCS和SCADA属于控制类软件,高端市场被国外龙头垄断,但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已有显著提升。
代表性公司:
Honeywell(霍尼韦尔):提供工业自动化和控制解决方案。ABB: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和电力设备供应商。Rockwell Automation(罗克韦尔自动化):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信息解决方案。中控-SUPCON: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供应商。AVEVA:提供工业软件和数字孪生解决方案。Baosight(宝信软件):专注于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电气):提供能源管理和自动化解决方案。GE Digital(通用电气数字集团):提供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解决方案。Emerson(艾默生):提供工业自动化和控制技术。
(3)运维服务类
PHM行业发展较快,以国外龙头企业为主导,国内企业市场份额较小,但在技术水平上已有一定积累。
代表性公司:
ORACLE:提供企业级数据库和ERP解决方案。IBM:提供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Bentley Systems:专注于基础设施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SKF(斯凯孚):提供轴承和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Honeywell(霍尼韦尔):提供工业自动化和控制解决方案。东华软件:专注于工业软件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容知日新:专注于工业设备状态监测和智能运维。
(4)经营管理类
ERP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优势,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但大中型企业的高端市场仍以国外龙头企业为主,这与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完全匹配。
代表性公司:
ORACLE:提供企业级ERP和数据库解决方案。SAP:全球领先的ERP和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用友:国内领先的ERP和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浪潮(Inspur):专注于ERP和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金蝶:提供ERP和云计算解决方案。鼎捷软件:专注于ERP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博科资讯:提供ERP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当前全球及中国工业设计软件市场的规模
工业设计软件市场规模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至2024年(预计),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19年的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美元,逐年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约5000亿美元。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更快,但研发设计类软件占比偏低。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10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5027亿美元,CAGR达5.18%,预计2024年将达5288亿美元;我国2020-2023年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CAGR为13.20%,预计2024年规模将达3197亿元。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中国市场规模:2019年,我国工业软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0.4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78%。随着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这一比例有望持续提升。假设未来我国工业软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2%,以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31.31万亿元为基数估算,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25年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或达400亿元。2018年,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到全部工业软件的8.5%,随着我国智能制造放量叠加国产研发设计类软件不断成熟,2025年或达10%,对应规模将达到400亿元。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工业设计软件产业链
上游环节
主要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硬件设备方面,有兆芯、飞腾(PHYTIUM)和龙芯中科等公司提供核心处理器和相关硬件支持;操作系统则由中科方德、银河麒麟(KYLIN)等企业提供,为工业软件运行提供基础平台;数据库领域,南大通用(GBASE)、人大金仓(Kingbase)和达梦数据库等公司提供数据存储和管理服务;中间件方面,东方通、金蝶天燕和中创软件等企业提供了连接不同系统和应用的桥梁。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中游环节
涵盖了嵌入式软件、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及管理软件以及协同集成软件。嵌入式软件领域,华为、中兴通讯(ZTE)和海尔等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研发设计软件方面,CAXA、浩辰CAD和中望软件(ZWSoft)等公司提供专业的设计工具;生产控制及管理软件领域,用友、SAP思爱普和浪潮软件等企业助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优化;协同集成软件方面,泛微网络、致远互联和蓝凌等公司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高效整合与协作。
下游环节
工业软件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工业通讯、汽车制造、能源电子、机械设备、安防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这些行业通过应用工业软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力。
工业设计软件的主要商业模式
工业设计软件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许可销售模式: 用户通过购买软件许可证获得使用权,适用于大型企业和需要长期使用软件的客户。例如,Dassault、西门子、Autodesk等国际巨头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订阅服务模式: 用户按月或按年支付费用,享受软件更新和技术支持。这种模式降低了用户的初始投入成本,提高了软件的可访问性。例如,Autodesk已全面转向订阅服务模式,提供云服务和多设备支持。
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 通过云端提供软件服务,用户无需安装即可在线使用。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中小企业和远程办公场景。例如,阿里云、用友、海尔等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提供SaaS服务。
定制开发模式: 针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的特殊需求,软件供应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例如,航天神软、金航数码等企业在军工航天市场表现突出,提供定制化的研发设计软件。
开源社区模式: 软件供应商通过开放源代码的方式吸引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形成活跃的社区生态。这种模式有助于快速积累用户,促进技术创新。例如,Blender是一款开源的3D建模软件,拥有庞大的用户社区。
混合模式: 许多软件供应商结合多种商业模式,以适应不同客户需求。例如,既提供永久许可证,又提供订阅服务,同时支持SaaS模式。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工业设计软件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工具,涵盖CAD、CAE、CAM等核心模块。它通过参数化建模、仿真分析等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产品设计效率与精度,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技术发展,工业设计软件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云端化方向迈进,为工业设计带来更多可能。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编辑:忆梦文笺)
上海股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