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 “全国文明城区” 牌匾的上海宝山区,滨江步道的樱花正随风飘落。这个以 “创建为民” 为理念的城区,近年来通过近 300 项民生工程让市民获得感持续提升 —— 从 “午间不打烊” 的政务服务到社区夜间门诊,从老人早餐优惠到街头 “一墙美术馆”,文明二字早已融入城市肌理。
然而在宝山区高境镇共和新路 4928 号,上海中航机电公司(现为上海兰航贸易有限公司)的卷帘门却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家在此经营近 30 年的老牌企业,近期被 20 多名无保安证的人员围堵,办公楼遭两次打砸抢,员工被推搡受伤,物品被扔出门外,卫生间设施碎裂一地。更让公司法人费解的是:在这个以法治文明为底色的城区,施暴者竟是拿着镇政府盖章文件的 “合作者”。
从废墟上的共建到土地权属迷局
1998 年,中航机电公司带着 150 万元资金来到高境镇,在新江实业有限公司(下称 “新江公司”)提供的南侧废墟上建起商业大楼。彼时双方约定 “新江出地,中航盖楼”,这份口头协议开启了近二十年的合作。
转折发生在 2000 年。新江公司瞒着中航,将土地悄悄拍卖给开发商,却继续向中航出具盖有高境镇政府公章的证明:“该地块为集体土地,产权正在办理中”。靠着这份虚假证明,新江公司持续收取租金,而中航基于对政府公章的信任,一次次支付高额费用。
展开剩余81%“到头来他们没有产权证,也没有土地证,我们被他们蒙在鼓里二十八年!” 2021 年新江公司再次提供的 “请示报告”,上面不仅有镇政府所谓的”公章“,还有多个职能部门印章,却赫然将多处国有土地划归新江公司名下。直到这时,中航才惊觉 —— 自己盖的楼、经营的场地,竟早已不属于签约方。
从协商到打砸:文明城区里的粗暴行径
疫情期间,中航因客流锐减陷入困境向新江公司提出减免部分租金的请求,新江公司却直接诉至法院。即便如此,中航机电公司一方仍不撕破脸:“想着合作多年,忍忍就过去了。”
但她没料到对方下一步的一系列非法行为正在展开酝酿。
2025 年 4 月起,一群无证而身着保安制服的人员开始围堵中航的大楼,高呼“五一前封门”,半夜测量门窗尺寸的声响让商户彻夜难眠,用张贴大字报、举广告牌的方式散布不实信息,阻止中航正常经营。中航工作人员报警后,警方仅仅以经济纠纷为由,未处理此次纠纷,殊不知这次纵然为后续问题埋下了隐患。
由于警方不作为,5 月 29 日新江公司纠集三十余人两次强行撬开中航的门锁,摘除中航的营业执照,将员工推搡出门,翻搬中航的办公用品(包括电脑、文件、私人用品等),将其野蛮地扔出门外,导致中航及员工财物大量丢失,数额达几十万,而且强占中航办公室,拆除监控系统,将其替换成自己的监控系统监视中航,警方对此并没有制止,反而还是以经济纠纷为由,警方不便插手参与为由,最终撤警。中航负责人到警所报案后,要求对该违法行为立案,警方却拖而不办。
6月15日,对方第三次再次纠集三十余人,冲击中航另一处办公室,直接推搡强拉中航员工,部分人员甚至被打住医院。警所迫于社会压力勉强受理,公布
“在规定的三十天内予以答复”。直到第二十九天,中航却收到不予立案的通知书
6月17日,中航的经营场所的电梯出故障,对方企图阻止救人,于是拿着铁锹威胁中航人员。双方发生冲突,围观的数百群众纷纷打报警电话,惊动了市公安局,警所滞留中航二位60多、一位70岁的老人长达二十四小时,而对方组织里有前科的不法份子却安然无恙。
6月19日上午,对方第四次纠集十余人骚扰中航营业场所,出警民警不但不制止对方的行为,反而以中航不配合警方为由,强行将中航领班连拖带拉带上警车,关进滞留室。
报警后,派出所竟按盗窃案处理。” 现场人员展示的照片里,制服人员无标识,打砸现场狼藉一片,“我们提供了监控录像和伤情鉴定,可至今没看到立案通知。” 更让她心寒的是,新江公司扬言 “镇政府、派出所都打过招呼”,这种有恃无恐的态度,与宝山区 “优化营商环境” 的宣传标语形成刺眼对比。
媒体根据当事人透露:“该事件从头到尾领头带队闹事的人名叫周某华,有宝山区公安的关系,此人对外宣称,其舅父是宝山区公安系统的高级干部。并扬言,他们是得到镇政府和派出所支持的,要和中航掰手腕。”
种种行为直接导致中航目前濒临破产,职工发不出工资,周某华等人的违法行为已经破坏了三十年老牌企业的生存。
公章背后的公信力拷问
在中航向各部门提交的材料里,两份政府文件格外扎眼:2000 年的 “产权证明” 与 2021 年的 “请示报告”。“镇政府明知土地已易主,为何反复盖章?” 媒体的疑问直指核心 —— 当政府公章成为企业牟利的工具,文明城区的法治根基是否动摇?
如今,京东电器等新商户的入驻本为大楼注入活力,却因纠纷陷入停滞。公司负责人站在被砸坏的办公室外,望着窗外宝山区整洁的街道感慨:“我们第一批来投资时,这里还是荒地。现在城区文明了,可我们这些拓荒者,怎么就成了被欺负的对象?”
全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务院要求各地大力发展经济,要求各部门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中航本是一个从疫情中苏醒过来的企业,正在恢复疫情前的经济状况。然而,由于对方的搔扰和派出所"拉偏架",使中航的经营状况又回落到了低谷。几个月下来,职工发不出工资,企业濒临破产,本应按正常经营可以缴纳十数万税款,也因此做罢。所以,新江的违法行为不但破坏了三十年老牌企业的生存,也给国家的税收带来了损失。
这场纠纷撕开的,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利益纠葛,更是文明城区光环下的法治裂缝。当 “打砸抢” 发生在 “全国文明城区”,当政府公章被用于虚假确权,当企业求助无门 —— 宝山的文明创建,或许该补上 “法治护航” 这关键一课。毕竟,真正的文明,既要看得见樱花纷飞的步道,更要容得下企业安心经营的书桌。
发布于:湖北省上海股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