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观众挤爆直播间,张继科一句“练仨月就能教训现役那帮小子”,让中国乒乓球队陷入舆论海啸。
6月1日晚,张继科在直播中矛头直指国家队现状:“某些人自信得过头,成绩代表一切懂不懂? ”随后抛出自创的“2029计划”:以41岁高龄重返全运会赛场,并喊话黑龙江队教练王飞:“要人的话微我,三个月训练足够收拾现役12名开外的选手。 ”
这番言论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老将方博在社交媒体发文“娃子快跑”,被解读为调侃张继科的复出野心;现役主力樊振东、王楚钦等人集体沉默;中国乒协则至今未作官方回应。
张继科的自信源于大满贯底蕴:曾颠覆乒坛的“霸王拧”技术,以及44岁侯英超仍活跃全运会的先例。
近五年未参加正式比赛,身体机能明显下滑。 现役选手平均反应速度已提升0.15秒,旋转球技术迭代两代,新材料球(40 塑料球)的战术变革更是未知数;
展开剩余66%需提前一年注册并代表省队出战。 作为山东籍运动员,他与黑龙江队无历史渊源,必须通过特殊人才引进政策。 而黑龙江男队平均年龄仅24.3岁,正处新老交替期,是否愿为流量承担舆情风险仍是疑问;
超70%网友反对其复出,担忧“负面舆情损害队伍形象”。 其近期“孙颖莎王楚钦与我无可比性”等言论,更被指触碰国乒“集体至上”文化红线。
电商平台“张教头同款战袍”上架即售罄,话题登上热搜;直播中出现的金色花边毛毯被扒疑似比赛领奖台同款,网友调侃“把领奖台披身上”,引发博主竞相复刻“金线毛毯”教程。
这种商业变现加剧了舆论分化:支持者称其“敢说真话”,举例他曾在直播中客观评价外协选手雨果击败林诗栋;
反对者翻出其2023年涉赌传闻(虽法院后续判决澄清)及直播“黑历史”,如2022年怼网友“你行你上啊”、2023年综艺开黄腔。
张继科此次开炮,实则捅破了国乒饭圈化的脓包。 当孙颖莎粉丝在王曼昱夺冠采访中高呼“孙颖莎最棒”时,他曾在直播怒斥:“有没有素质? 我们当年一个手势全场就安静! ”
这种“老一辈”的权威叙事,与Z世代追求的情绪价值激烈碰撞。 网友争论焦点分化:
支持其以教练身份辅导林诗栋等新秀,认为“大赛经验比潮玩盲盒有价值”(此前他直播批Labubu玩偶“1300元溢价严重,不如学乒乓球”);
质疑其借批评现役蹭流量,尤其与刚升任乒协副主席的马龙对比,后者以六块奥运金牌奠定威望,而张继科退役后涉足综艺、直播带货,被讽“热搜靠吵架,金牌靠回忆”。
截至6月20日,中国乒协仍未就张继科言论发声。
而张继科的个人定位困境,恰是中国体育明星转型的缩影,当他在直播间强调“竞技体育纯粹性”时,网友的拷问直指核心:“一个靠流量圈钱的人,有什么资格谈纯粹? ”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上海股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